查看原文
其他

北大学霸在芝加哥遭枪击遇难,我们能制止命运随机发出的子弹吗?

空间作者 二湘的七维空间 2021-01-29


范轶然   题图来自网络

死去的范轶然,虽然从本科到博士,主修的都是金融,但据说,他的理想,是毕业后回北大,做一名哲学老师,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命运的无常。


恶性枪击案频发,可以限枪禁枪吗?


文/愚石


周日晚上,看到突发新闻,周六,芝加哥发生了恶性枪击案。枪手Jason Nightengale(杰森·南藤格尔)开枪射击了七人,有五人当场或在送去医院紧急抢救后丧生,伤者也情况危急。包括其后被警方击毙的枪手本人,此事件中,目前为止,已有六人失去了生命。


无辜的死者中,包括一名正在芝加哥大学攻读金融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,年仅30岁的范轶然。


范轶然生前照片  图片来自网络


范轶然,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,并获得了哲学的本科双学位。其后,分别在英国剑桥大学、芝加哥大学获得了金融工程硕士、金融数学硕士学位,出事前,在芝加哥大学继续攻读金融经济学博士学位。不出意外的话,他明年将毕业。

 

但,他的人生也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。他的密友追忆了,将近六年前,他在博士申请历程中的艰难跋涉——收到学校拒信后的沮丧,“天塌下来都比这个容易承受”,和不折不挠的坚持。历尽千辛万苦,在即将毕业的前夕,却飞来横祸,实在令人扼腕痛惜!

 

他的北大校友也回忆,除了学业优秀,他也是多才多艺的——他是“北大剧星”话剧《九人》的第一代导演,并饰演剧中建筑师一角,还曾参与指导过其它话剧。来到美国后,2015年,他加入了芝加哥的“风车剧社”,导演过存在主义大师萨特的名剧《禁闭》。

 

就是这样一个风华正茂、才华横溢、本可以预见锦绣前程的青年,却在一夕之间,惨遭不测,命丧异国他乡。

 

更惨的是,他还是家中的独子,在这个寒冷的冬天,我不敢想象,他的父母,如何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打击?


芝加哥大学发表悼文  图片来自网络


他当时,正坐在自己的车里,车辆停泊在自己住的公寓楼的车库里。凶手选择他,貌似并没有任何动机,只是因为在那一刻,偶然看到了他。除了他,此案中其他的死者,有公寓女保安,有花季少女,有便利店、餐厅顾客,都是和凶手素不相识、无冤无仇的普通人。

 

根据芝加哥警方的通报,这位枪手的目标,都是随机选择的路人,谁都无法判断,他的选取标准是什么,因此,我想,当时在现场的其他人,事后可能会特别庆幸,自己捡回了一条命。

 

可是,谁又能保证,自己会永远这么“幸运”呢?

 

根据维基百科的数据,刚过去的2020年,每个月都有枪击案发生,全年共615起。这些枪击案中,丧生的总人数是521,受伤的总人数是2541。


众所周知,美国是一个合法拥枪的国家,这是第二修正案保证的权利。1791年通过的该修正案,初衷是为了保证民兵组织的武装权,以牵制来自于联邦军队的武力威胁。

 

凶手杰森·南藤格尔  图片来自网络


2008年,在哥伦比亚特区诉海勒案中,高院裁决,出于合法自卫目的的个人持枪权,并不需要和“民兵组织”联系在一起,并判决,哥伦比亚特区的手枪禁令、以及来福枪不得装载子弹的规定,违反了修正案的规定。这个裁决,被认为是对第二修正案的标志性解读,因为这是高院首次就该修正案的保护对象是个人的自卫,还是民兵组织的武装,做出的明确决定。

 

但同时,高院也指出,这种权利并非不受限制,之前长期适用的禁令,比如重刑犯、有精神疾病者,就不能拥枪。

 

在这里,我主要说一下精神疾病的概念。

 

联邦法律对于禁止购买枪支的“精神疾病”的规定是:被强制送往精神病院,或者,被法庭货政府机关认定为“精神残疾”。

 

那么,一个人,什么状态下,会被强制送往精神病院呢?对此,许多州的规定都是,接诊医生在对精神病患实施最初观察的72小时后,认为其需要继续治疗,那么,即使病患不愿意,执法部门也可以申请法庭许可,将该病患送往精神病院。这位患者日后若想购买枪支,是无法通过背景调查的。但,如果只是接受最初的精神状态观察,72小时后被认为无需继续治疗,那么,他就可以合法拥枪。

 

而对于“精神残疾”的认定,是由法庭裁决某个成年人对自己或他人具有危险性,或者,他/她无法自理,这样的人,通常都会由法庭为其指定一个监护人,当然,也无法通过购买枪支的背景调查。

 

被认定为患有精神疾病,或者精神残疾的人,理论上,资料会被输入各州执法部门或FBI的资料库,而每一个获颁执照的枪支销售商,按照法律规定,在卖出枪支之前,对每个顾客,都必须先核查这个背景资料库。

 

凶手当日在芝加哥多地作案  图片来自网络


但是——凡事最怕的就是这个“但是”——联邦法律并没有要求各个州“必须”将精神疾病患者的资料作为背景调查的一部分,事实上,许多州也确实没有主动登记这些资料。

 

更要命的是,你也可以通过其它渠道购枪,比如,随意点击屏幕上弹出来的广告链接,甚至是,周末隔壁邻居后院的yard sale,更别提街头巷尾的黑枪销售了。这种情况下,谁会在意什么背景调查呢?

 

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大约三年前,发生在佛罗里达一所高中的枪击案?当时也有一位华裔丧生,他把逃生的机会让给了其他同学,让他们先撤离课室,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

 

那次枪击案的凶手,是一个19岁的青年,Nikolas Cruz。他的辩护律师在法庭上提出的理由就是,“他一直饱受着精神疾病的折磨”——如果精神不健康,他又是如何获得枪支的呢?

 

周六枪击案的视频中显示,那位枪手时时自言自语,内容大都是“就是他了”、“我就干掉他吧”……他有没有精神疾病,目前不得而知,但我猜测,他可能属于人们俗称的“垃圾人”状态,纯粹的“仇恨犯罪”。

 

每次发生枪击案,拥枪派和限枪禁枪派就会激烈争论,但这么多年过去,一直都没有定论。

 

虽然,我也非常希望,美国社会不允许私人拥枪,但,从现实层面来看,我个人认为,全面禁枪,几无可能,毕竟,这是第二修正案明文规定的,又得到了高院的支持,而且,群众基础强大。

 

我居住的地区,就是坚定的拥枪地区,所幸,从来没发生过这样的恶性事件。所以,乡亲们对于枪击案的态度大都是,有问题的不是武器,而是“人”。他们普遍认为,即使全面禁枪,如果“人”的问题不解决,这种事一样会发生,比如持刀伤人。

 

也许,更有可能改进的,是完善法律,以及加大执法力度。比如,规定各州将有精神疾病或精神不健全人士的资料,输入警方资料库;无论哪种枪支销售渠道,都必须对顾客进行背景调查;彻查黑枪销售,等等。

 

《九人》剧照  图片来自网络


范轶然作为第一代导演的剧目《九人》,最初的剧情设计,是描述命运的偶然性。而这位学霸,虽然从本科到博士,主修的都是金融,但据说,他的理想,是毕业后回北大,做一名哲学老师,探索人生的意义和命运的无常。

 

魂归天国的他,因为周六那个偶然的瞬间,遇上了偶然经过那里的枪手,生命戛然而止。

 

我们能制止命运随机发出的子弹吗?很悲哀,答案是不能,我们能做的只是祈祷,祈祷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中,尽量少一些这样的偶然。

~the end~

“二湘空间”视频号开播了

作者简介:

愚石,70后,客居孤星之州。全职农妇,兼职教师。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与本平台无关

点击阅读更多文章

硅谷一线医生:赞同张文宏高蛋白营养是与病毒搏斗的本钱,疫苗会让人转基因吗

艾芬:我到底要什么?我要爱尔医院公开承认错误,希望人世间多一点善良、真诚和光明
虫虫:离别无处不在,重逢不知何年何月沈宁:她是陈布雷的女儿,却加入地下党背叛了自己的父亲

大家:黄永玉  刘瑜  苏童  野夫  严峰 杨振宁  樊锦诗  艾芬  林青霞  巴金 王小波  齐邦媛  王安忆  白先勇  钱锺书  史铁生

赠书活动:闫红 刀尔登  诺澄  毛姆  石黑一雄  南渡北归  白鲸

专辑:方方记录  方方读者日记  武汉故事  菊子  侠非侠  小草专辑 二湘专辑

大家·时评·大学·疫后·人间事·万花筒

思想的碰撞·民声的回鸣

敬请关注二湘的七维空间

后台回复“投稿“获取投稿信息

点击链接收看更多六维、九维好文


命运无常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